應用科學研究中心

大學生暑期研究計畫

RCAS Summer Internship Program

最新消息

114年度應用科學研究中心大學生暑期研究計畫招生中!

114年度暑期生之主要活動日期

  • 報到及開學典禮:7月1日
  • 實驗室新進人員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生物安全課程:7月2日、7月3日
  • 本中心之實驗室導覽活動:計畫期間的每週一下午
  • 壁報比賽及結業式:8月26日

簡介

為增進大學生對應用科學相關研究及跨領域研究的認識與興趣,本中心誠摯邀請有興趣之大學生利用暑假前來參與專題研究計畫。研究專題涵蓋奈米材料、生醫應用、能源、量子等不同領域,本中心將依據申請者提出的興趣媒合參與此計畫的應科中心老師進行專題研究,亦可與老師主動聯繫訂定感興趣的題目。

每年我們都會為本計畫舉辦期末成果發表會,讓學生以海報展出研究成果並發表一分鐘flash talk。同時也會邀請來自各大學院校的教授擔任評審講評,交流這段時間以來的學習與研究成果。

本暑期計畫共8週時間,本中心將補助參與學生每月8000元的生活津貼,並授與完成8週研習計畫的學員結業證書。

  • 申請參與期間:每年3月1日~4月15日(23:59止)
  • 研究計畫期間:每年7月1日~8月31日(可申請彈性調整)
  • 公佈錄取名單:每年5月1日前

詳細規定

出勤規定

  1. 計畫期間,參與學生在徵得指導老師同意後方可請假。若請假總日數超過三天,當月之生活津貼將依比例扣減。
  2. 連續請假或缺席超過兩週者,喪失參與本計畫之資格,不會發給當月生活津貼及結業證明。
  3. 若須請長假,請事先與指導老師討論如何利用研習計畫期間以外的時間來補足請假日數,以完成專題研究。

活動參與規定

錄取本計畫者須參加本中心下列學術活動:
※各活動的確切時間請見該年度主要活動日期
  1. 報到及開學典禮
  2. 實驗室新進人員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生物安全課程
    未完成實驗室安全教育訓練者不得進入實驗室!請同學切勿缺席!
  3. 本中心之實驗室導覽活動
  4. 壁報比賽及結業式

其他注意事項

  1. 參加研習之學生得加入本中心學生團保,保險金額由本中心負擔。
  2. 本計畫無法以中心名義簽署任何形式的實習合約,僅能提供由本中心核發的結業證書,以證明您已完成實習。
  3. 本計畫不提供住宿,研習期間若有住宿需求請自行安排,或來信詢問,本中心可代為轉達鄰近學校的暑期宿舍申請方式。
※歡迎透過連結造訪各位老師的個人介紹頁面,以了解更多資訊
魏培坤
魏培坤
研究員
研究領域
生醫檢測技術/奈米光學/奈先進微米製程
暑期研究主題
生醫感測晶片與/AI輔助光學模擬與元件
學生資格要求
理工相關,具生物背景尤佳
施閔雄
施閔雄
研究員
研究領域
光電半導體元件/二維材料/半導體元件製程/光子晶體雷射
暑期研究主題
半導體元件製程實作/光電元件量測
學生資格要求
物理、光電、電機及材料相關背景
申請前請先email連絡確認是否適當
鄭郅言
鄭郅言
研究員
研究領域
細胞影像AI分析/細胞趨電、趨熱效應/微流體晶片
暑期研究主題
自動化細胞繼代培養/微環境生物培養晶片/AI影像分析
學生資格要求
跨領域相關背景:化學、物理、工程、生物
申請前請先email連絡確認是否適當
朱治偉
朱治偉
研究員
研究領域
薄膜光電元件/次世代二次電池
暑期研究主題
薄膜光電元件與鋰離子電池實作/元件電性量測
學生資格要求
物理、化學、化工、光電等相關背景
董奕鍾
董奕鍾
研究員
研究領域
生醫儀器/微流體細胞培養分析系統/微奈米製造
暑期研究主題
微流體細胞培養實驗/微流體細胞分析實驗
學生資格要求
工程或生命科學背景
陳培菱
陳培菱
研究員
研究領域
高階生醫影像技術/微流體整合元件/生醫電子元件/多功能奈米生醫材料/人工智慧影像分析
暑期研究主題
奈米元件製成/人工智慧影像分析/奈米醫學相關應用
學生資格要求
物理、化學、電機、機械、醫工及生醫材料相關背景
李超煌
李超煌
研究員
研究領域
光學顯微影像技術、細胞與三度空間微環境交互作用
暑期研究主題
光學奈米表面測繪術操作、三度空間細胞培養技術實習
學生資格要求
背景不拘,但須對細胞生理學稍有涉獵
申請前請先email連絡確認是否適當
薛景中
薛景中
研究員
研究領域
表面分析技術、介面化學、功能性材料
暑期研究主題
表面分析技術、介面化學、功能性材料
學生資格要求
化學、材料、生物、光電相關背景
關肇正
關肇正
研究員
研究領域
奈米電子學與新興材料的計算模擬
暑期研究主題
新興材料的計算模擬
學生資格要求
理工相關背景
包淳偉
包淳偉
研究員
研究領域
計算材料模擬/機器學習
暑期研究主題
機器學習在材料科學的應用
學生資格要求
理工相關科系,土木機械化工也十分歡迎!
張允崇
張允崇
副研究員
研究領域
光電半導體元件/奈米光學/ 奈米製程/生物感測
暑期研究主題
奈米製程實作/光電量測自動化控制/光電教具設計
學生資格要求
程育人
程育人
副研究員
研究領域
光電元件物理/綠能科技/光電化學觸媒
暑期研究主題
微光機電製作/光電化學觸媒
學生資格要求
理工相關背景
意者請事先email簡歷
張書維
張書維
副研究員
研究領域
非埃爾密特光學及手性光學/積體光路元件及系統
暑期研究主題
經典或量子積體光路設計/特殊功能性雷射設計
學生資格要求
電機/光電光學/機械/物理相關背景
修過工程數學(線性代數/微分方程同等或以上)及電磁學
有撰寫計算機程式的經驗或能力
可先e-mail預約面談
陳祺
陳祺
副研究員
研究領域
近場光學/奈米材料/光電材料/AFM/STM
暑期研究主題
Solidworks 3D設計列印/量測自動化/奈米材料
學生資格要求
物理、化學、材料、電機相關背景,熱愛思考和動手
呂宥蓉
呂宥蓉
副研究員
研究領域
表面電漿子奈米元件/過渡金屬氮化物材料/低維半導體材料之超快載子動力學
暑期研究主題
先進光電材料之低溫與變溫光學特性量測、 超快光譜量測
學生資格要求
理工相關背景
林鈺容
林鈺容
助研究員
研究領域
開發藥物遞送系統、生醫材料、奈米醫學
暑期研究主題
製備藥物遞送系統以及其特性之分析
學生資格要求
化學、化工、材料、生物醫學相關科系皆可
申請前請先email聯絡確認是否適當
方牧懷
方牧懷
助研究員
研究領域
光轉換材料/奈米材料/能源材料/固態材料
暑期研究主題
固態材料合成/結構分析學習/同步輻射相關技術學習
學生資格要求
背景不限,申請前請先email聯絡確認是否適當
有意願於暑期研究計畫後繼續完成題目者尤佳
陳俞辰
陳俞辰
助研究員
研究領域
量子缺陷/單光子源/自旋操控/量子應用
暑期研究主題
量子磁力計/單光子源量測
學生資格要求
物理、工程相關背景
申請前請先email聯絡確認是否適當
暑期研究期間全程會在台南的中研院南部院區的實驗室
謝書宜
謝書宜
研究助技師
研究領域
有機合成/奈米粒子合成/生醫感測
暑期研究主題
胜肽合成/奈米粒子合成及鑑定
學生資格要求
化學相關背景
申請前請先email聯絡確認是否適當

申請資格

國內外大學院校在學之大學生皆可申請。請注意,您需要在暑假期間具有大學在學身份,才符合報名資格。

申請必要文件

  1. 大學入學以來各學期成績單
  2. 個人簡歷(參考範例
  3. 自傳,字數為250字以內(參考範例

申請流程

  1. 參考本計畫師資陣容,按心中志願選出3個想加入的實驗室。
  2. 備妥必要文件並線上填寫申請表。
  3. 報名截止後,本中心將進行資格審查,並媒合申請者與參與本計畫之中心成員。若指導老師有面試需求,將另行通知您進行面試。
  4. 錄取名單將公告於本計畫網頁,並以電子郵件個別寄發錄取通知。錄取者須於期限內回覆是否參與本計畫。若有提早或延後參與的需求,請在徵得指導老師同意後一併通知。

注意事項

  1. 錄取名額以每年30名為原則。
  2. 申請前,請確認自身所學是否符合指導老師開設的資格要求。
  3. 即便您未獲錄取,仍鼓勵您自行聯繫指導老師,詢問是否有參與其所屬實驗室之研習機會。
「這次來參加中研院暑期實習,是一次很棒的學習機會,實驗室有充足的資源讓同學做研究,並跟實驗室學長姐一起學習,籍由實驗的方式可以操作很多儀器,彌補平時在大學中上課缺乏的實作訓練,可以早點接觸不同實驗,以及培養大學生良好的研究態度及提前適應實驗室生活,在這兩個月收獲滿滿,也感受到很棒的研究環境,有令人想要去做研究的舒適程度,還有學習經驗!」
「在這兩個月裡,在方牧懷老師的實驗室學到了很多知識,像是材料合成以及許多儀器的原理和操作。一般在學校碰不到的設備在實習期間卻能讓我們實際上手操作;每個禮拜的演講課程也讓我們了解每個老師的研究領域。感謝中心舉辦暑期實習的同仁,另外我要特別感謝方老師以及實驗室的學長姐認真有耐心的教導,使我在2個月獲益良多。」
「這兩個月以來,我看到了很多學校沒有的先進儀器,能夠結合過去在學校課堂所學,對於製程實際運作有更深入的認識;同時也認識了來自各方的人,彼此交流、教學相長,讓我增廣見聞。」
「這是我第一個實習,不外乎就是為了提早認識環境及體會職場。與身旁許多朋友不同的是中研院為學術單位,若未來考慮往學術發展的同學,我想中研院是一時之選,這也是促使我這次參加的原因之一。」
「除了平常固定的實驗室外,每週實驗室介紹的老師們都很樂於與同學討論與分享實驗室內容,因此也可以趁這個機會認識不同領域與不同實驗室,我想這也是應科中心的優勢,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背景,造就出多元的研究內容。我對於未來的目標還沒有很明確,能在一次暑假中接觸到不同領域非常值得也很開心。」
「大學生大多只上過基礎的課程,大部分的知識都來源於書本,然而很多很多的問題在實際操作實驗時才會發生,我在這個暑假學到更多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室的學長姊,他們在實驗中遇到阻礙會盡可能想方法自己去解決,而我們這些大學生卻更傾向於直接尋求別人的協助。」
「能在暑假的時間到中研院實習是一個很特別的體驗。」
「真的有學到東西,也非常有收穫,對自己有興趣的領域更有了解。」
「我想我們未來無論在什麼領域,除了要敢於提問,也要先嘗試運用所學來解決遇到的困境。」
「這兩個月非常感謝老師以及實驗室的學長姐們熱情地指導,過得很充實也很開心!」
「最後的海報比賽也讓平常比較沒有參賽經驗的同學更能學習到學術海報的技能,謝謝暑期實習的各位老師與行政人員!」
「這兩個月學到了很多技巧和知識,也知道如果以後要做研究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如果對未來的方向不是很明確的,可以來大專生計畫試試,不論結果是喜歡還是不喜歡。」
「這兩個月暑假計畫真的很充實,開了眼界也學到了很多知識,也體驗到之後上了研究所,每天進實驗室做研究的日當,不管是學長姊,或各個老師們,只要有問題發問,他們都會很熱心地幫我們解答,不用怕丟臉;我也在這兩個月結束後,繼續留下在中研院應科中心繼續做研究,學習更多。」
「此次參與暑期研究計畫雖然沒辦法完整完成-個計畫,但是可以學習到不同的材料計算模擬軟體。雖然實習期間必須倒貼錢,但是可以讓自己的暑假過得更充實。推蔦原本就住在台北的學生去參加,可以體驗到學校沒有的軟體或儀器。」
「此次參與,雖然僅有短短一個暑假,但參觀了應科中心的實驗環境;了解了研究人員需具備的各種特質,使我有了非當充實且收穫良多的暑期。於鄭老師的實驗室中,我在研究上有任何問題,學長姊都很願意教導以及協助,每個禮拜都更加的深入以及了解自己的研究。而日常中的種種,整個實驗室的大家都非常溫暖,被照顧的無微不至><。非帝開心能夠度過這段有意義的暑期。」
「這兩個月我在呂宥蓉老師的實驗室學習到了許多,在過程中學長姊們給予我許多協助,手把手的教導我如何操作儀器,在我有問題時,他們也會耐心的講解,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時間來陪伴我們做實驗,而呂宥蓉老師除了提供我實驗方向的協助外,也深刻的教育我們團隊合作和學術倫理的重要性,再次感謝呂宥蓉老師、實驗室的學長姐與呂老師的指導與支持。」
「認識了中研院應科中心的許多研究和實驗室,也學到一些實驗的方法及知識。透過與同儕、學長姐和老師之間互相學習,得到豐富的體驗與收穫。」
「這兩個月受益良多,不只學會了很多新的技能和了解更多其他領域的內容,也認識了很多新朋友,對未來都有很大的幫助。如果還有機會,想再來一次!」
「在參與研究計畫之前,即便有著一年的專題經驗,但我仍是個研究新手,未曾親自參與過樣品量測過程,只有後端接手分析的經驗。在進入應科中心的實驗室後發現,完整從量測到分析,其實並不簡單,在量測前需依據樣品特性擬定適合的參數,分析時看著所得各組數據,則必須仔細找出關聯性與可能原因,親手參與的過程中,我逐漸見識到實驗該有的嚴謹程度,指導老師所擁有的知識量,也讓我見證了經驗累積與學習的重要性,對儀器瞭若指掌與親力親為的態度令我著實敬佩。在這兩個月裡,我深刻體會到做研究著實是條漫長的道路,透過親自參與與學習,燃超了我對研究的熱忱,即便自己只是個菜鳥,從此刻起累積經驗、厚植實力,就是向前邁進的時刻。」
「在這次的暑期實習中,我覺得自己認識了許多具有前瞻性思維的跨領域研究,不論是自己所屬的實驗室還是其他教授的研究題目,都讓自己的眼界寬闊很多。並且也因為這個機會跟能其他厲害的同儕認識與交流,最後一天的海報競賽真的收穫良多。」

申請資格相關

Q:請問即將畢業(高三或大學應屆畢業生)的學生可以報名嗎?
A:參與本計畫的學生必須在計畫期間(七月到八月間)維持大學學籍才可報名,因此以上兩種情況不符合本計畫的報名資格。

計畫執行相關

Q:請問有提供外縣市學生住宿的方式嗎?
A:本計畫不提供住宿,研習期間若有住宿需求請自行安排,或來信詢問,本中心可代為轉達鄰近學校的暑期宿舍申請方式。關於住宿相關問題及入住後宿舍事宜,請直接與該校之宿舍管理方溝通。
Q:請問生活津貼於何時發放?
A:於隔月月底發放上一個月的生活津貼,每月8000元,合計2個月共16000元。

計畫結業相關

Q:因學校要求,是否可以簽訂校外實習合約書?
A:本計畫無法以中心名義簽署任何形式的實習合約,僅能提供由本中心核發的結業證書,以證明您已完成實習。建議您事先與系辦聯繫,以確認是否接受上述要求。